抗疫在行动,党员做先锋 ——记环境学院建环系党支部“防疫志愿者”
发布时间:2022-04-07
3月的上海,本应该是春光明媚、花团锦簇的时节。往年,课间走在柳丝袅袅的镜月湖畔,或周末徜徉在郊外金黄的油菜花海,在紧张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老师和同学们偷得时光半日闲,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
然而,今年由于突发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校园的正常的教学和社区的生活。自3月11日起,校区封闭,不少居民区也因疫情而封控,使得教师不能到校,只能通过在线的形式开展教学和远程指导。同时,留守校内坚持工作的部分老师更加要承担起一份职责,保护校园内的生活秩序和实验室安全。在居民区,核酸检测、抗原试剂盒发放以及收集、发放相关物资,也都需要大量的志愿者提供高效的服务,参与到社区管理中去。
环境学院建环系党支部的党员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面对疫情,我在行动,在校内、校外的各种工作中抢在前面,参与各种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践行自己入党的誓言。我们一起来走近他们,通过几个小故事,了解他们的平凡而感人的事迹。
王会:愿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王会是一位青年教师。2022年3月底,疫情袭来,上海按下了暂停键。在收到市委组织部对全市党员发出“要积极投身防疫一线”“主动到对口联系或所在社区参加防疫工作”的倡议后,她第一时间在先锋上海小程序上进行了党员“双报到”。自3月30日起,她就开始投入到本小区的抗疫志愿服务中,担任所在楼栋的线上楼组长,及时发布本小区的防疫信息、对本楼栋所住居民人数进行核实、统筹本楼栋物资和抗原试剂分发、组织居民有序下楼参加核酸检测、统计核酸和抗原检测结果以及收集和反馈居民问题和建议等。此外,她还经常给居民朋友们转发一些疫情期间心理辅导的讲座,希望能帮助有需要的居民朋友进行心理上的排解。在居民群里她也进行了舆论监督,提醒大家注意分辨网上消息,对于不确定的消息谨慎传播。另外,她向小区居委会提议并筹建了一个本小区抗疫志愿摄影组,希望通过拍摄一些医生、居委会以及志愿者的工作镜头以及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温馨瞬间,记录共同抗疫的难忘时刻,传播正能量;她也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将居住在本小区内的老师召集起来,希望疫情期间大家互通有无,协助本小区的抗疫工作,目前群内人数已达22人。
这次上海疫情蔓延,她说,作为局内人切实体验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团结精神。孙春兰副总理4月2日上午从吉林赶赴上海,指导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毫不动摇,坚决果断迅速有力的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实处。4月3日,解放军抽组卫勤力量2000余人,支援上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们小区也迎来了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医生,早上六点就来为居民们做核酸检测。小区从封闭开始7天内已经收到了包括各类蔬菜、方便面、牛奶、午餐肉、莲花清瘟等在内的三波丰富的外援物资。在她的志愿工作中,她感受到邻里关系明显拉近了,现在她负责的本楼栋的居民朋友们的精神状态都很积极,每次核酸和抗原筛查居民都非常积极的配合。相信有党中央明确的领导,有各路的支援,有配合的群众,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她也将继续做好志愿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刘建麟:防疫大任在肩,愿尽己之力投身志愿服务
自2022年3月15日起,刘建麟所居住的长宁区天山街道延西小区陆续迎来了上海市各街道封闭核酸筛查、“7+7”封闭管理和上海市浦西地区的全面封控。作为一名党员,他从2020年起便已于该居民区总支委员会报到,积极关注该社区的公共事务,时常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工作。
在本次上海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作为“亲历者”和“抗疫员”,他牢记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所在小区为“战疫”根据地,积极报名并投身了该居民区的疫情防控社区志愿服务岗。特别是在封闭管理期间,他在完成自身教学与学生指导等工作外,积极参加了一些社区日常志愿服务工作,包括:协助医务人员安排居民核酸、整理政府下发的物资、为居民分发物资和抗原测试包、送快递等。同时,他还与志愿者们一同向所在社区总支委建言献策,总结近两次志愿工作中的经验,提出了面对特殊人群(高龄老人及残障人士)的核酸采集分流方案,并在核酸筛查工作中给予实践,助力了清明期间的封控工作在该社区内的顺利推进。
通过志愿服务,他感受到了本次疫情的严峻形势,更加坚信科学抗疫。在担当“大白”服务期间,时刻牢记做好个人防护,与医务人员和居民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减少交叉传播的风险。同时,在与居民的交流中,通过上海发布等官方渠道与自身专业知识相结合,引导居民和志愿者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防疫,并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目前,疫情防控尚未结束,他坚持在严格落实自身防控安全前提下,听从所服务居民区总支委的指挥、尽己之力投身防疫志愿服务,以一名青年党员的严格自律和勇于担当来要求自己,与大家一起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肖鑫:党徽闪耀胸前,这场战“疫”有我在
肖鑫自3月11日进松江校区后,一直呆在学校。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报名参加了学院和学校的志愿活动。
他按时按质地完成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开展线上教学,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保持每周的一次组会,了解其科研进展。同时在实验室开放期间,每天去实验室,和学生讨论实验进度,指出接下来的改进方向,学生的科研进展总体都很不错。目前,他指导了两组学生的大创项目(上海市级),其中一组同学正在搭建试验台,期间遇到了不少困难,他亲自和同学们一起去解决问题,最终获得了不错进展,也让同学们信心倍增,准备报名参加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此外,他还指导三位本科生毕业设计,每周和学生至少有一次沟通,帮助解决问题并督促进度。同时,他也参加了学院的研究生复试工作和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工作,为校内的教学科研的平稳运行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4月5日疫情突然发生变化的时候,他积极报名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参与了4月5日和6日向学生宿舍送餐的工作,从第一食堂和校门口把餐食及时运送到学生宿舍,为封闭在宿舍的学生们及时送去了美味的食物和精神上的安慰,也为解决校园餐饮后勤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
杨自力:点滴微光汇力量,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月中旬起,上海疫情形势日渐严峻并逼近高位,面临此特殊挑战与困难,无数基层党员同志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怕苦、不怕累,默默地发光发热。其中,杨自力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他提前备好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为时刻留在学校和师生在一起、坚守岗位作好了充足准备。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做好线上教学工作之余,他主动承担了综合实验楼228(1)-228(5)的在校导师,敦促他们按时上报实验安全情况,做好实验安全工作,缓解学生的惶恐不安,保证研究生的实验能顺利开展,至3月下旬时,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即将开始,杨自力放弃回家休整的机会,配合学院教务员和网络中心沟通,积极调试复试设备与网络问题。作为经历了3年线上复试的“资深秘书”,带着其他老师,一起做好技术秘书与复试秘书的工作,全程参与土木工程、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等学科的硕士招生,和技术秘书、学术秘书配合,保障顺利完成招生复试工作。
4月初起,学生宿舍中的疫情管理工作量突增,他志愿帮助辅导员老师做好9号学生宿舍楼共442位同学的核酸检测工作,面临巨大的工作量,他毫不慌乱、细心认真。整个期间所有同学都在规定时间内“间隔两米、有序前进”,不扎堆、也不空等检测,当所有同学检测完成后上传检测登记截图,他和辅导员老师一起逐一对检测信息进行汇总核对,确保442名同学“不漏一人,应检尽检”,当核对确认所有同学都完成后,他才长舒了一口气,而此时外边漆黑一片,已经是晚上7点多。在学生足不出户期间,为了让学生能吃到新鲜健康的早餐,他和其他老师一起志愿参加近万名学生的送餐工作。完成原定的面包派送任务后,他听到因牛奶较重、搬运较慢,很多同学还没有及时收到的消息,又不顾饥饿和疲倦志愿加入搬运牛奶的紧张工作中,从早上6点40天刚亮开始工作到近10点时的太阳高照,为近千位同学搬运了牛奶。结束时,他的防护服已经湿透,等确保所有同学都拿到了牛奶、面包时,他才放下心来去吃自己的早餐。
支部还有很多的老师,通过不同形式参加了校内、校外的志愿者工作:苏亚欣老师,邹钺老师参加了多次的向学生宿舍送餐的工作,邓文义、朱延平老师参加了学生宿舍楼外、楼内的执勤工作,杨爱武老师参加了居住小区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工作,李钰、贾洪伟、雷雨川老师参加了居住小区物资发放、维持秩序、核酸检测、抗原测试盒的发放等的服务工作……。在这些琐碎、平凡的事务性工作中,大家都怀着“党员要冲在前面”的坚定信念,在小事中践行自己的入党初衷。在抗疫的战斗中,他们的故事朴实却感人。
虽然没有波澜壮阔,但正是像他们一样的无数基层党员在党的伟大领导下在前线共同坚守、默默奋斗,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这股共产党人的精神汇聚成一股攻无不克的力量,这场疫情攻坚战、阻击战一定能早日取得胜利。
让我们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