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2015年东华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10-07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引导团员青年在日常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发挥青年学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根据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卫党委、团市委和市学联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统筹安排,东华大学团委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1.活动主题
创新,我们在行动
2.活动内容
(一)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依法治国等教育实践活动。在前期基层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将自身发展、地方经济现状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开展以理论政策宣讲、深化改革观察、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爱心医疗服务、美丽中国实践,以及社区科普、志愿服务、深化专业、挂职锻炼、就业见习等为内容的实践活动。
1.理论政策宣讲团。重点在校院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和学生理论学习社团中组建实践团队, 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2.深化改革观察团。组建实践团队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 实地观察了解调查各领域变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 感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把握和理解国家深化改革的政策举措。
3.科技支农帮扶团。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实践团队, 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或农广校合作, 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返乡农民工创业帮扶、为农民提供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
4.教育关爱服务团。重点面向到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县(乡)组建实践团队, 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师培训, 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 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大学生团队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
5.文化艺术服务团。重点依托各类学生艺术团和文艺类学生社团组建实践团队, 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 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 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 到乡镇农村开展巡回演出。
6.爱心医疗服务团。组建实践团队,重点到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农村基层,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等活动, 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 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培训当地医务人员, 捐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 协助建设乡(村) 医疗站。
7.美丽中国实践团。重点依托相关学科专业及学生环保类社团, 组建团队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 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 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
8.其他实践团。除上述常见“三下乡”社会实践类团队之外,可结合实践地需求及实践团特点设计实施如社区科普、志愿服务、深化专业、挂职锻炼、就业见习等为内容的实践活动。
(二)第七届“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
为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为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鼓励大学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上海的城市管理,从城市运行、科技环保、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六个方面入手,结合上海市相关委办局工作重点、难点,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专业特长和组织优势,走进社会、亲身体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鼓励专业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依托专业或跨学院、跨专业组合,有重点地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或建设性意见,深入开展实践调研活动,知行合一,奉献社会。第七届“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将继续邀请委办局的支持和参与,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项目和指导。为使项目更好的服务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本届大赛将尝试在“委办局课题”的基础上增加“委办局专项课题”,延展实践周期,“知行杯”将不仅仅局限在暑假期间,各学院可以结合专业,本硕博结对或跨专业组队,对接委办局需求开展立项。
1.城市运行。探讨如何确保城市安全平稳运行,如何保障城市设施有序运营,如何保持城市面貌文明整洁,如何强化城市资源供应保障,如何实现城市交通方便快捷,打造更为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
2.科技环保。探讨如何优化城市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生态低碳经济,缓解城市生态体系承载的巨大压力。通过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号召市民积极参与低碳实践,打造全新低碳家园。
3.医疗卫生。着力关注食品安全、药品使用、医疗资源分布、医患关系内涵等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增强对医务工作者群体的认识,研究如何应对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市民健康生活带来的挑战,大力倡导健康城市建设。
4.文化建设。关注和研究文化新业态的发展,设法提高文化原创能力和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辐射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宣传城市文明新约,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5.经济发展。从经济现状、产业环境、金融体系等方面入手,分析上海当前经济结构调整所面临的形势,探讨如何进一步助推以服务业为龙头的经济发展格局,如何在自贸区建设中实现制度创新,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努力实现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6.社会治理。研究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等角色在社会治理层面的义务与作用,探讨如何解决因经济发展与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如何及时合理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如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信任感。
参赛作品包括议题研究、项目方案和实践总结三大类。
1.议题研究类。以界定问题为主,针对科技、卫生、文化等相关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项目方案类。以提出问题为主,策划操作性高、具有社会效应的工作计划。
3.实践总结类。界定问题、提出问题,付诸实施,形成具有科学性和推广性的工作总结。
本届大赛于2015年6月正式启动,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进行校内筛选和市级选拔,组委会将对设计较好的项目进行立项;第二阶段,在各项目完成之后,进行综合评审,表彰优秀项目团队和个人。8月,组织中期报告会,立项团队提交中期报告,由专家组对项目后续工作进行指导。9月,立项团队向组委会提交完整的作品材料,项目总结汇报及评比。
评审标准。对于参赛作品,大赛将综合考虑以下六方面因素。
1.科学性:运用科学的方法,结论真实有效,形成较为科学的研究成果或结题报告。
2.创新性:选题有前瞻性,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体现专业特色,成效显著。
3.可行性:成果考虑时间、人力、资金等因素,具备现实转化前景,具有持续性,可推广。
4.影响度:团队注重宣传报道,项目产生积极社会效应,引起广泛关注。
5.现实意义:选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切合城市运行管理真实需求,成果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和现实推广性。
6.其他因素:答辩展示、团队合作、新媒体使用等。
(三)2015年上海市“爱心暑托班”社会实践活动
为缓解全市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今年暑期,上海团市委、市妇联、市文明办、市教委、市学联、市慈善基金会等单位将继续在全市开设200余所小学生“爱心暑托班”,覆盖全市所有的区(县),为小学生提供暑期看护服务,该项目也列入了市政府实事项目。
要求各学院积极进行对接,组织“爱心暑托班”志愿者专项实践团,与小学生们进行文明礼仪、慈善文化、科学普及、读书赏析、手工实验、益智游戏等内容丰富的互动体验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奉献社会。专项行动既鼓励组队参与,也可以单独报名。志愿者上岗服务时间为3-6周,根据对接区县“爱心暑托班”需求和志愿者个人时间协调安排.
(四)2015年东华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会调研专项。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由学生处、思想政治理论部和校团委共同组织,定向招募实践团队,鼓励研究生、本科生结合专业特色,贴近社会需求,根据拟定的社会调查类实践活动选题开展社会调研活动。由思政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老师给予调研指导并带队,有专项经费支持。要求完成一份不少于5000字的高质量实践调研报告。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定向招募实践团队,由思想政治理论部和校团委共同组织,鼓励参与该项目的同学积极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成果,开展当代中国问题实践调研及理论研究。针对本科生,选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任何一点理论内容,结合社会实际,自拟题目,组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共选拔组织4支团队,由思政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老师带队,有专项经费支持。要求完成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报告,有照片有内容。
3.东华大学“情牵母校,招生宣传”暑期招生宣传专项。由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教务处招生办公室与校团委共同组织,定向招募个人社会实践项目,旨在鼓励在校学生返回生源地及就读母校,宣讲分享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质的培养模式、丰富的大学生活、填报志愿心得体会等,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教务处招生办公室与校团委共同组织面试,选拔优秀志愿者并开展系统培训。活动有专项经费支持,开始前有宣传规划,结束后提交总结反馈表以及宣传活动影像资料。
4.东华大学中华优秀传统纺织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项。由校团委专项组织,定向招募实践团队,立足东华大学纺织服饰特色校园文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选题应聚焦以传统纺织服饰文化符号为载体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认知和认同,依托办学特色,以传统纺织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开展立项。重在以点带面,着力挖掘优秀传统纺织服饰文化品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探索与纺织行业协会、服装行业协会、优秀传统民族服饰企业等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整合资源协同实践育人,探索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鼓励围绕“一带一路”陆海“两翼”核心区,辐射沿线省份,聚焦丝绸、蜀锦、汉服、云锦等纺织服饰文化符号具体设计实践活动。
5.东华大学阳光公益服务队公益暑期社会实践专项。由学生处组织,定向招募实践团队,围绕资助政策宣传、公益活动及朋辈关怀三项主要任务,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今年主要实践地为安徽省,另为鼓励学生进行有延续性的社会服务,也可在贵州省、安徽省两地择一开展实践,赴贵州省的实践团须有指导老师跟队前往。活动有专项经费支持,由学生处资助中心组织立项和评优,具体以学生处发布的相关通知为准。
注:东华大学“情牵母校,招生宣传”暑期招生宣传专项有专用登记表,其他校内专项行动立项申请,请填写2015年东华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登记表。
3.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团组织要严格落实“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前期要深入了解当地的需求,结合专业特色,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活动前要加强培训,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上做好准备。活动期间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千方百计减少当地接待负担,切实为实践地群众提供有效帮助。活动中要及时回馈情况,交流体会,树立先进典型,扩大教育成果。
2、细分群体,分类引导。各级团组织要注重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同学生自身发展、地方经济现状和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坚持低年级本科生以支教服务、关爱社会,形势宣讲、了解民生,志愿服务、锻炼身心为重点;高年级本科生以深化专业、挂职锻炼、就业见习为重点;硕博士以科技兴农、服务地方经济为重点,力求形成一套完善的实践活动体系。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学科优势,引导他们依托专业平台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将科技成果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
3、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各级团组织要全面动员、广泛宣传,对社会实践服务的地区、内容、方式等进行充分调研,精心设计活动方案,通过集中组队、分散活动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活动覆盖面。要积极联系各新闻媒介,结合自身的活动重点和活动特色,认真规划活动的新闻宣传方案,组建有效的宣传报道队伍,对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及时、深入的报道,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注重收集、保存活动资料,认真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简报编辑、微博宣传以及资料报送工作。
4、以老带新,强化基地。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充分结合村校共建、校企共建服务活动,在农村地区、企业等建设基地。以班级、院系、社团等组织为单位,就近就便建立实践基地,为更多大学生经常性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和渠道。鼓励各实践队伍与各实践对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倡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组织开展活动,增强实践基地的传承性,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5、传承创新,协同育人。各级团组织要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为契机,系统思考社会实践工作整体布局,资源协同,平台对接,探索构建实践育人工作体系,夯实实践育人成效。为协同校院核心育人工作,校团委将社会实践工作登陆易班,开设校级易班平台“团委实践部”,请分团委及社会实践工作相关学生组织予以配合协调,以线上社会实践班级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实践育人工作的指导,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形成社会实践校院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良好实践育人氛围。
4.活动安排
1、5月25日—5月31日,启动阶段——发布暑期社会实践通知,社会实践周,知行论坛系列培训,线上线下开展宣传动员活动,
2、6月1日,各团队(个人)提交登记表以及提交相关申请书;
3、6月4日,学院内部立项答辩;
4、6月5日,公示立项名单,进一步完善材料;5、6月7日,上交修改后的团队(个人)提交登记表以及提交相关申请书;
5、6月8日,由学院分团委初步筛选并汇总整理,以学院为单位电子版及时提交相关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立项情况统计表,以及各类登记表)到团委邮箱tuanwei@dhu.edu.cn,纸质版同时提交至校团委办公室(大学生活动中心213);
6、6月8日-6月12日,第七届“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立项校内选拔;
7、6月中旬,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学院推荐重点立项答辩评选;
8、6月中旬,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立项答辩评选;
9、6月下旬,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5.申报事项
1、立项注意事项
申请立项团队及个人请根据实践立项类别认真填写相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个人立项申请表》(见附件),并注意以下要求:
(1) 三下乡团队人数原则上限定为8-13人,特殊情况可酌情增减。每支团队实践时间要求,本科生团队不得少于7天,研究生团队不得少于14天(含在途时间);“知行杯”社会实践活动要求3人以上,8月份有中期检查,请提前做好准备。
(2) 团队名称应统一规范,一致为“团队口号(不超过20字,要求对仗)——东华大学xx学院赴xx(省)xx(市)xx(大类名称)实践团”,如“步入高校关注就业,走进企业把握形势——东华大学化工生物学院赴江苏常州深化改革观察实践团”;知行杯团队命名方式以体现实践调研内容为主,不参照此规范。
(3) 所有立项团队需申请一个新浪微博账号,关注“东华大学团委社会实践”微博并加入微博群,东华大学社会实践QQ群(群号:198830315),通过微博实时更新报道每日行程和实践动态,利用QQ群保持联络。校团委联合易班发展中心为各分团委实践部开设了校级平台,请实践团队队长申请加入所在学院的“分团委实践部”班级,与实践团队微博账号同步更新易班信息。新浪微博和易班平台的信息发布情况,将作为本年度社会实践评比的指标之一。
2、加强信息报送
各学院要加强活动信息的反馈,认真做好暑期社会实践的简报报送工作,要求每支实践团队自出发之日起至少每两天上报一篇实践简报,每天实时更新团队微博和易班线上信息,请分团委实践部做好学院层面信息推介和审核工作。社会实践信息报送专用邮箱dhuspb@126.com(本科生)、dhuspp@126.com(研究生)。
“三下乡”官方网站: sxx.youth.cn;
“青春三下乡”官方微博:weibo.com/sanxiaxiang
团中央学校部官方微博:e.t.qq.com/gqt-tzyxxb-dxc
“青春三下乡”微博群号:614720
环境学院分团委
2015年5月25日